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列火车脱轨爆炸起火,其中10节车厢装载有毒化学品,包括易燃且致癌气体氯乙烯。应急人员6日下午对这些氯乙烯进行“受控释放”和燃烧。10万加仑氯乙烯泄漏,造成的严重生态灾难现在还无法评估。
氯乙烯在室温下为无色易燃气体,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PVC塑料的单体,它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认定为致癌物质。
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是很好的清洁剂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电子和清洗等行业。还原脱氯是氯代烯烃在自然条件下重要的降解方式。地下自然条件通常处于厌氧条件,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能够通过天然微生物菌株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氯原子被逐步移除,同时形成二氯乙烯和氯乙烯等氯代乙烯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在降解过程中氯原子越少,氯原子对碳结构的附着力就越强。由于氯乙烯难以降解为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在自然土壤和地下水中将转化累积为氯乙烯。
氯乙烯入渗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后,由于其极性小,容易迁移,将造成大范围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因此,氯乙烯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管控标准非常严格,具体参考(好文分享 | 氯代烯烃修复目标值制定存在的污染风险与探讨)。
包括氯乙烯在内的氯代烯烃和氯代烷烃是国内污染场地中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大部分氯代烃难以好氧生物降解,但可高效地被厌氧生物降解。原位厌氧生物修复技术是解决土壤和地下水氯代烃污染最经济、绿色的修复技术。国际知名的KB-1菌剂自2002年首次批量生产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欧美发达国家氯代烃污染场地。因缺乏厌氧脱卤生物修复菌剂,制约了原位厌氧生物修复技术在国内氯代烃污染场地的推广应用。
我司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成果厌氧脱卤生物修复菌剂BS-1结合已授权的"一种包气带污染土壤原位厌氧生物修复方法"和“一种地下水和含水层土壤原位厌氧生物修复方法”两个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经济高效、绿色低碳治理修复氯代烃污染场地。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地下水卤代烃污染修复材料和技术”项目支持下,我司成功开展了地下水原位强化厌氧脱卤微生物修复中试。高浓度氯代烯烃(包括氯乙烯)可在四个月内经厌氧脱卤降解达到地下水IV类标准。
Copyright © 2005-2013, 乐竞体育官网登录(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260 技术支持:多维网讯